发布日期:2025-10-18 11:54 浏览次数:次

结婚实质要件是指法律规定的,在实体上婚姻当事人双方必须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婚姻成立的关键要素,关乎到婚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要求,更是对婚姻本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结婚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这是结婚实质要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自愿意味着双方在没有任何强迫、威胁、欺诈等情况下,自主地做出与对方结婚的决定。这体现了婚姻的自主性和平等性。如果一方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结婚,比如受到暴力威胁或者精神上的强制,那么这种婚姻关系可能会被认定为可撤销婚姻。因为婚姻是基于双方的感情和共同意愿建立起来的,只有自愿结合,夫妻双方才能在婚姻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经营好家庭。例如,现实中有些父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强迫子女与他人结婚,这种违背子女意愿的婚姻往往难以长久,也不符合法律对于结婚实质要件的要求。
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我国法律规定,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结婚。设定法定婚龄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从生理角度来看,达到一定年龄后,男女双方的身体发育才较为成熟,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婚姻生活和生育子女的责任。从心理层面来说,一定的年龄也意味着心智相对成熟,能够理性地对待婚姻和家庭。如果未达到法定婚龄结婚,婚姻登记机关将不予登记。因为过早结婚可能会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双方在经济上还不独立,心理上也难以应对婚姻中的各种挑战,从而影响婚姻的稳定性和质量。比如,一些未成年人因为缺乏对婚姻的正确认识,过早结婚后,往往因为无法承担家庭责任而导致婚姻破裂。
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结婚的双方必须是单身状态,即任何一方都不能在已经有配偶的情况下再与他人结婚。如果存在重婚的情况,不仅后一段婚姻是无效的,重婚者还可能会面临刑事法律责任。重婚行为严重破坏了婚姻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损害了合法配偶的权益。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与他人再次结婚,这种行为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例如,张三在已经和李四结婚的情况下,又与王五登记结婚,那么张三与王五的婚姻就是无效的,张三还可能会因重婚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要件保障了婚姻关系的专一性和稳定性,维护了社会的公序良俗。
法律禁止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是基于遗传学和伦理道德的考虑。从遗传学角度来说,近亲结婚会增加某些隐性遗传疾病的发生几率,对后代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直系血亲是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指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三代以内的亲属,比如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例如,表兄妹之间结婚,他们的基因相似度较高,所生育的子女患先天性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从伦理道德方面看,近亲结婚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所以,为了保障后代的健康和社会的良好发展,法律明确禁止近亲结婚。
虽然现在我国婚姻法不再将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作为禁止结婚的条件,但在结婚前了解双方的健康状况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些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可能会对婚姻生活和后代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可能会在婚姻生活中无法正常履行夫妻义务,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在结婚前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可以让双方对彼此的健康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做出更加理性的婚姻决策。如果一方在婚前隐瞒了重大疾病,另一方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这一规定既保障了婚姻当事人的知情权,也体现了对婚姻质量和双方权益的保护。例如,甲在婚前隐瞒了自己患有严重的遗传性疾病,乙在婚后才发现,那么乙有权向法院请求撤销这段婚姻。
结婚实质要件是保障婚姻合法、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男女双方在结婚时,应当充分了解这些要件,确保自己的婚姻符合法律规定,这样才能在婚姻生活中享受到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履行好相应的义务。